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的一百零一年。過去的一百年來,中國共産黨經過不懈努力,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,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曆史性轉變。中國共産黨為國家、為人民、為民族、為世界作出了彪炳史冊的偉大貢獻。
——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,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正确方向
聶榮臻,這是一個不朽且光榮的名字。他是久經考驗的無産階級革命家、軍事家,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,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,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,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。他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、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光輝一生中,殚精竭慮、嘔心瀝血,建立了卓著功勳。他是信仰堅定、對黨忠誠,顧全大局,堅守初心、勤政為民的時代楷模。新時代新征程,大力弘揚聶榮臻革命精神,對于全面從嚴治黨,始終做到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具有重要意義。
面對國家危難和人民困苦,聶榮臻在青年時代就開始探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和道路。五四運動爆發後,還在讀中學的他在家鄉積極參與領導學生愛國鬥争,此後,他抱着實業救國的願望,遠赴法國、比利時勤工儉學,希望通過學習科學技術,使我四萬同胞均能享安樂、有衣食。20世紀20年代初,受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,中國國内的一些先進知識分子開始研究、傳播馬克思主義,并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,誕生了中國共産黨。
——始終以人民幸福和民族複興為己任,是勇于擔當、開拓創新的楷模
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,是我們曆史上有志之士自我訓誡的格言,體現了他們的社會擔當精神。正是千千萬萬個有志之士在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前赴後繼,中華民族才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。聶榮臻就是一位有擔當精神的有志之士。
1899年12月29日,聶榮臻出生在重慶江津縣吳灘鎮。1917年夏,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津縣立中學。在這裡,《進化論》、《天演論》、《新青年》等進步書刊的影響,使他獲得了進一步的思想啟蒙,逐漸轉變為具有強烈愛國心的熱血青年。聶榮臻對身處的黑暗社會深惡痛絕,對勞苦大衆的苦難生活深感同情。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,還在讀中學的聶榮臻因參與領導愛國學生運動觸怒當局而被迫辍學。後在親友資助下選擇赴法勤工儉學,踏上了救國救民的道路。在法國期間,他積極投身旅法學生運動,閱讀進步書籍,思想上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,1923年春轉入中國共産黨。1925年,由于革命的需要,聶榮臻回到中國,從此開始了職業革命家的生涯。

習近平總書記反複強調,好幹部要做到信念堅定、為民服務、勤政務實、敢于擔當、清正廉潔。新時代新征程,我們要像聶榮臻那樣,嚴格要求自己,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守住底線,抵擋誘惑,始終保持共産黨員艱苦樸素、清正廉潔的政治品格,才能書寫出新時代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鬥目标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壯麗篇章。